丁玉祥 “江南佳丽地,金陵帝王州”,在气象不凡、梧桐满街的南京,我们见到了丁玉祥老师。昨日相约,今日相见。丁玉祥赶着出差,为节约时间,我们只能就近找了一处不算安静的地方聊起来。说起他的“故事”,回忆教学、研究,激动之处,总会说这么一句话——“很有意思”。他在不断摸索教学方法、不断研究专业成长的过程里全身心投入,一切都是在“有意思”的前提下…… 初涉教坛,幸福满分 1994年8月1日,年仅21岁的小伙子丁玉祥从南京师专(现南京晓庄学院)物理系毕业,带着满腔激情来到了南京市六十中报到。学校蜗居在一个农贸市场里,他骑着一辆“破车”,好不容易在建邺路的绒庄街里找到学校的校门,拿着“毕业生派遣证”找到了校长办公室,这是在一栋破旧的只有两层的楼里。与校长谈到住宿问题时,丁玉祥说自己住在表叔家。当时,学校并不提供宿舍,如果他说没地方住,学校很可能会把他“退回”到教育局去。无奈,为了不让校长发现自己无处可居,只能撒谎。其实,他表叔家的房子很小,家里还有一个小表妹,住宿很不方便。好在大学同届有三个好友留校,他们有三人合住的宿舍,丁玉祥只能每天晚上都偷偷地跑到他们宿舍住宿。 就这样,丁玉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。他带了四个初二物理班,又接手了一个班,做班主任。丁玉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。欠缺经验,不怕;生活条件不好,不怕。他每天七点钟之前一定会到学校,无一例外,激情澎湃的丁玉祥满脑袋都是班级的工作,都是教学问题。丁玉祥清楚地记得月工资是375元,自己每个月基本上都吃光用光了,每天中午在学校附近的小巷子吃面条、炒饭,晚上到师专的食堂吃,生活十分拮据,如果不是这样走过来,丁玉祥是无法立足的。 带的班级多了,丁玉祥就在琢磨:怎样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呢?他要进行一个真实的研究,一个最朴素的教育科研活动。他根据“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”的方案进行改良,开展了“学生德育综合素质量化评分研究”。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评价标准,每周对学生表现优劣行为进行统计,每周发一张“德育素质量化评分表”给家长签字,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。实践下来,成效很好。于是,丁玉祥把操作的方案和实验过程,整理成论文,参加了南京市的德育论文评选,结果得了一等奖,这让他兴奋不已,干劲更足了。既然做了班主任,那就要在班级管理上下功夫,他在学生报到的前一天组建了临时班干部团队,安排他们把教室的卫生打扫好,出“黑板报”来欢迎新同学。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翻看每个学生的学籍卡,四十几个孩子啊,他当时的信念就是:我必须一进门就要认识在我面前的这个孩子,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。第二天,丁玉祥站在教室门口,进来一个孩子,丁玉祥就喊出他的名字,摸摸他的头。所有的孩子都很惊讶:一个新老师,怎么都已经知道我们的名字了?!大家都很安静,觉得丁老师真了不起。丁玉祥说,从这第一件事开始,他觉得很有意思,对未来的工作、生活充满了信心。 学校的教学楼建好了,楼后面留下了一排农民工放建筑器材的临时性小违建房。丁玉祥在大学宿舍偷偷住了将近一年,每天提心吊胆,生怕被大学舍管科的老师发现,学校里另一位老师的住宿情况也比他好不到哪儿去。于是,他们提着胆儿与校长讲明了自己的住宿困难,想让校长同意他们搬进这低矮破旧的违建房里,好在校长点头了。虽然,丁玉祥和同事合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里,但他十分满足,这也算是“安居乐业”了。 工作一步步地开展,对于学生,丁玉祥采取了“军事化管理”。黄色运动服,小红帽,白鞋子,男女生都剪短发,整齐划一,做班旗,制班徽,唱班歌。他还带着学生军训,这在1994年的中学可是个“稀罕事儿”。丁玉祥还让每个学生诵读《学生手册》,最后测验,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记住规则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学校所有的规章都能清清楚楚。丁玉祥将每个学生进行分组分工,比如,检查仪容仪表、收作业、用录音机在课间放音乐……评比每周一“星”:“班干部之星”“学习之星”“进步之星”等,然后将照片贴在教室门口的镜框里,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!每天早晨,他就带着学生晨跑,从初一跑到中考。他说:“学生们现在回忆起来,都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,不仅锻炼了身体,这样一件事情做到底的干劲是最刻骨铭心的。” 丁玉祥跟学生们说:“雷锋叔叔没户口,三月里来四月走,对不对?不对,那我们就要考验自己,挑战自我。”于是,丁玉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义务劳动,分好组轮流去给老人们打扫卫生、唱歌,后来还评上了南京市“雏鹰假日小队”最佳的小队。丁玉祥总在各种细节之处“下功夫”,他觉得这些点滴与他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教室里有个“生物角”,专门用来养金鱼,种花,每天早上都要换水、浇花,就算是放长假,也会有学生轮流到学校来“工作”。他常常带着学生坐公交出去考察,游玩。这些事情让学生们都觉得自己的班级比其他班级有趣得多。丁玉祥说:“作为老师,幸福感非常强!” 专业成长,渐入佳境 丁玉祥任教四个班,却从不感觉累,学校条件有限,他通过自己自制的物理教具来给学生上课。刚开始上课时,他采用了传统的讲授式。为了有所突破,丁玉祥不停地给自己充电,他告诉自己,要多读书,借鉴他人所长。为此,他从仅有的一点工资里“抠”出一部分钱订阅了几十种物理学术期刊和教育杂志,每年大概需要一千多元,是他好几个月的工资。不仅如此,他积极参加全国中学物理教学研讨会,还通过书信与很多物理教育专家建立了联系。平时爱钻研的丁玉祥写了第一篇物理教学论文《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》,结果获得了建邺区一等奖。当拿到获奖证书时,丁玉祥才发觉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认可,充满了成就感,这对他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起到了很关键的激励作用,他更热爱物理教学了。 1994年,全国都在实行“目标教学”,南京市也开始了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。丁玉祥收集了大量的目标教学的资料,到处打听专家讲座。他在自己订阅的杂志上看到全国“目标教学”的专家发表了相关论文,于是,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主动与专家们联系,诉说自己对教育科研的向往,对目标教学的热爱。也是因为这一举动,丁玉祥才有机会与名家结识。他写信给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,请教关于教学上的问题,并且从魏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。他用这种方式,与当时很多的物理大师建立联系,沟通交流,他们还邮寄了大量的理论书籍给丁玉祥,并鼓励他。原山东省教科所所长李建刚给他寄送了很多有关“目标教学”的用书;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送了有关“新基础教育研究”的诸多研究成果;已故的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乔际平教授送了《物理学习心理学》著作……因为看了魏书生写的书,丁玉祥大受启发,开始在自己的班级实行“无人监考”,建设“自律班”。丁玉祥回忆道:“我教那么多的课,不可能每天从早到晚,像警察一样,一直跟着他们,于是,我们当时提了三个‘要一样’:学生在家与在校表现要一样,老师检查和不检查要一样,老师在与不在要一样。”用丁玉祥的话来说,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的“道德感”。 说到自己的专业成长,还要提到丁玉祥的师父——南京一中教师单锦甫,单锦甫是南京一中初中部物理老师,他待人诚恳,学识丰润,以物理实验见长,以物激趣,让孩子们充分动手实验。丁玉祥说:“他主动将课表给我,同意每周让我随时推门听课,每次听课后,主动帮我答疑解惑,解决教学上的困难。他细心指导后辈,指导我实验教学改进,他的教学态度和人格魅力让我终身难忘。”就这样,丁玉祥连续三年跟班听课,受益匪浅。三年的耳濡目染和主动学习,丁玉祥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,他几乎每年都积极争取开一节区级研究课,鞭策自己,踏上新的台阶。 工作第一年(1994)与学生秋游活动留影 工作第二年(1995)留影 2014年访问英国曼彻斯特苏曼教育中心 持续充电,日益成熟 工作之余,丁玉祥参加了成人高考,1996年,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南京办学站的应用电子专业,这是一所夜大,丁玉祥白天做老师,晚上做学生。1999年毕业后,他拿到了本科文凭。 丁玉祥还到南京五中进行临时代课,每天在两个学校之间来回跑,一直坚持了两年半,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所代课的班级物理成绩位列年级第一,这对丁玉祥来说,是无限大的鼓励!因为布局调整,南京六十中与南京二十四中合并,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丁玉祥被评为“建邺区学科带头人”,他是个爱研究的老师,起初是为了提高效率,减轻工作负担,后来不断探索物理研究性学习,表现优秀,参与教学用书编写。 2001年,丁玉祥正式调入南京五中。也是在这一年,他被评为“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”,他不仅依然做班主任,同时兼任建邺区物理教研员、学科教科室副主任。丁玉祥不停学习、不停研究,重点关注物理新课程研究,在物理和教育核心期刊上已经发表了数篇文章。他申请的江苏省“十五”重点规划课题《网络环境下物理研究性学习策略与学法指导体系研究立项》,获资助1.2万元的科研经费。 一个偶然的机会,丁玉祥与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李容老师相识,共同参与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编写《研究性学习背景与示例》教材配套。丁玉祥平时喜爱看杂志,从杂志上了解了有关课改研究型课程方面的一些经验,于是在教学中开始尝试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活动、学生课外生活中物理的知识摄影等实践活动。比如,组织学生进行“家庭电路的探究”“电热水器的调查”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。由于有了这方面的基础,丁玉祥较快地适应并完成李容老师组织的《研究性学习背景与示例》的分工任务。看到丁玉祥对物理专业研究的细致和优秀,李容老师再次邀请丁玉祥参加了有关江苏“苏教版”物理教材开发的前期研究,丁玉祥开始进行内地物理教材与香港《科学》教材的比较研究,研究成果发表在《中学物理》杂志以及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》上;接着进行大陆《课程标准》与台湾《物理课程标准》的比较研究,研究成果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《物理教学》杂志上。这两篇成果以及项目组其他成员成果为“苏教版”初中物理教材在教育部编写立项发挥了重要作用,丁玉祥受益匪浅,飞快进步,多次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聘为“苏科版”课程专家委派到河南、广东、广西作课程培训。 2002年11月,南京市教育局组织中学校长公选,丁玉祥参加了全市校长的公选,“过五关斩六将”,经过笔试、答辩、组织考察等程序后,丁玉祥顺利进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,任副校长,分管教学,当时的他年仅29岁,是南京市中学最年轻的副校长。因为年轻,他有充沛的精力;也因为年轻,他有坚定的决心。 丁玉祥用他独有的教学管理方法,把学校的青年老师召集起来,组织研讨,亲自给他们作培训,教他们怎么写论文。不仅如此,他还帮助其他老师修改文章,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出来。丁玉祥专门成立“新课程评价”小组,研究“新课程”的笔试命题,他心想,教育部考试中心不是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全国各地试卷的项目组吗?那我就做“新课程评价”。于是,他们做量表,做探究性学习,写文章。这是丁玉祥最开心的事,他带来了一个大变化——青年教师队伍成长。丁玉祥曾说过:“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过程,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。”他确实是这么做的。 研究“新课程”的时候,丁玉祥还在琢磨着有什么新方法能让更多老师共享资源、共同成长。他和信息技术老师合作,开发了“丁玉祥物理网”,上传很多专业资料。没想到,这个网站荣获了“南京市首届专题学习网站一等奖”“全国中小学特色主题网站一等奖”。直到现在,“丁玉祥物理网”在全国依旧很有名气。他坚持更新网站资料,及时回答访问教师的问题,就在很忙的时候也不忘更新网站。也许,这个网站代表的不仅仅是物理专业网站。 2004年,丁玉祥被调到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任副校长,这是一所省重点初中,是白下区公办学校最好的初中。丁玉祥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聘为“苏科版”课程专家委派到广东省茂名市、韶关市和广西省桂林市作省级课程培训。丁玉祥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拾级而上的,他报考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教育管理专业,边工作边攻读教育硕士。更多的教育管理知识让丁玉祥在对学校的管理上有了实践性的操作。 丁玉祥说:“年轻教师应该给自己设定阶段性成长目标,我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出一本专著,正是这个梦想,我坚持勤动笔,给自己分阶段制定小目标。”33岁时,丁玉祥实现了梦想,出版了个人专著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比较与实施》。当时的南京市初中物理学界还没有同龄的初中物理教师出版过专著,丁玉祥算是打破了一个出版专著最低年龄的纪录。他和出版社说,他只要16本书,一分钱稿费都不要。20万字的书,这是丁玉祥的梦想,是丁玉祥为梦想而积累的点滴,这个时候,钱还有多重要呢?后来,他带着这本专著参加首届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评选,荣获“南京市二等奖”;参加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“苏教版”初中物理教材实验教学成果评选,荣获“江苏省初中物理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”。丁玉祥深深感慨:“这本书的出版,让我深刻体会到,作为教师,只要坚持自己的专业理想,坚持不懈,并注意将自己的经验条理化,系统化,是能够完全胜任专著出版这一挑战的。专著未必是名家的专利,只要普通教师有自己真实的、有特色的实践,一样能够取得成果。” 2007年,丁玉祥调到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任副校长,更认真地做教学研究,被评为白下区“学科带头人”。丁玉祥能一步一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是没有原因的。他曾经总结过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律,逻辑清晰、坦诚笃定,他崇尚经验公益分享,不保留所谓的优秀经验,旨在让更多同行受益。他从一个普通的教师,通过自己的努力,一步一步地丰满羽翼,在专业上慢慢地成熟,成为一个好教师,成为一个合格教师,来自平凡,顽强生长,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“草根”成长记吗? 丁玉祥是一个理科教师,但是却热爱写文章,写物理专业的文章,写年终总结的文章,写知识梳理的文章,写学校管理的文章,还写总结经验的文章……在全国教育类刊物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百多篇,获全国、省(市)级论文奖,参与编写和主编教学辅导书三十多本。鉴于他在物理教学、教学管理、教研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,他被南京晓庄学院、南京市师范大学“国培计划”项目聘请为授课专家,为教育同行介绍教育经验。 技术引领,服务教育 丁玉祥一直关注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。2007年以来,他主动尝试和推广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活动项目,为全市中小学教师开设技术培训和竞赛指导,至今一直是“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活动”教师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学科执行评委,参加全国竞赛的评审工作。身上的光环更大了,机会也更多了,他与全国信息技术同行专家进行深度交流,丰富和加深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解。 2012年,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他更重视信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了。他通过网络阅卷系统,采集数据,进行教学质量评价、学业质量评价以及学生个体评价三个维度的研究。不仅如此,他还组织区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进行技术应用培训,逐步将学业质量监测工作进行了整体性推进。为此,白下区于2013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教育质量监测中心。2015年,丁玉祥主持的“基于网络测评平台的区域性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与推进策略研究”重大项目成功立项,成为南京市唯一以区域推进为代表的项目。 丁玉祥将自己教育、教学管理中的心得和专业性讲座PPT全部转换为视频,基于公益,免费放在视频网站以及自己的QQ空间日志中,为教育管理同行、物理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,并及时在网络上给全国同行答疑和提供资源帮助。丁玉祥的手机里几乎都是各种学习软件,采访间隙,他兴奋地为我们示范。丁玉祥就如源源不断的资源泉水,不定期地为全国物理同行以及教学管理者,开设公益性网络直播讲座,与全国数千名网友进行专业交流、经验分享,为他们提供大量免费教学资源。这样做当然并不简单,但正如他自我期望那般,他从没有想过将资源收入囊中,共享才是最有价值的。 结语 在与丁玉祥交谈的时候,他的电话几次作响,担心耽误丁老师的开会时间,我特意加快速度,而他一直说“没事没事,我开车快点儿就好了”。询问之前订阅的近万册教育杂志是否还在,他说,全在家中的书橱里。几十年前订的杂志,时间久了,容易散开,他把杂志全部送到印刷厂加封面,像字典一样,结婚时都没舍得扔掉。视书如宝,这些也是他一步一步走来的印记,每触摸一本旧书,每翻开一页杂志,他的心里兴许会泛起涟漪吧!这是泛着点点波光的涟漪,是让他立志创造未来的基础。 翻看丁玉祥的微信朋友圈,QQ空间,几乎全是与物理专业、教师成长、学校管理、名家大家之言有关的内容,手机软件也是各种学习APP,他是真真正正将工作快乐地融进生活里了。这样的丁玉祥,怎么可能不成功?怎么可能不成长?
文章来源:《湖南中学物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hnzxwlzz.cn/qikandaodu/2020/1011/473.html
湖南中学物理投稿 | 湖南中学物理编辑部| 湖南中学物理版面费 | 湖南中学物理论文发表 | 湖南中学物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湖南中学物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